中草药科普——紫苏叶
别称: 苏叶(《本草经集注》)集解1.品种及分布为唇形科植物皱紫苏、尖紫苏等的叶。在9月上旬(白露前后)枝叶茂盛花序刚长出时采收,置通风处阴干,然后将叶子采下。主产于江苏、湖北、广东、广西、河南、河北、山东、山西、浙江、四川等地
图1 紫苏生境2.原植形态及特征
一年生草本,具特异芳香。茎直立,高30~100厘米,紫色或绿紫色,圆角四棱形,上部多分枝,具有紫色关节的长柔毛。叶对生;叶柄长2.5~7.5厘米,有紫色或白色节毛;叶片皱,卵形或圆卵形,长4~12厘米,宽2.5~10厘米,先端突尖或长尖,基部圆形或广楔形,边缘有锯齿,两面紫色,或上面绿色,下面紫色;两面疏生柔毛,下面有细油点。总状花序稍偏侧,顶生及腋生;苞卵形,全缘;花萼钟形,外面下部密生柔毛,先端唇形,上唇3裂,下唇2裂;花冠管状,先端2唇形,紫色,上唇2裂,裂片方形,先端微凹,下唇3裂,二侧裂片近圆形,中裂片横椭圆形;雄蕊4,2强,生于花冠管中部;子房4裂,花柱出自子房基部,柱头2裂。小坚果褐色,卵形,含1种子。花期6~7月。果期7~8月。
图2 鲜紫苏叶3.性味功能
辛,温。归肺、脾经。
图3 紫苏药用部分食用方法:紫苏姜枣茶 制作方法:取干燥的紫苏叶10克、鲜切生姜3片以及已去核的红枣2颗,一同放入汤锅。往锅内注入冷水,水量以漫过食材为宜。盖上锅盖,开火加热至沸腾,然后调小火力,慢煮约10分钟。煮好后,应趁热滤出茶汤饮用,此时风味与效用最为显著。功能主治:驱寒暖胃 紫苏粥制作方法:将粳米淘净,加水以文火慢熬,直至形成一锅绵密香滑的米粥。随后,将洗净的紫苏叶切丝或直接放入滚烫的粥中,利用粥的热度将其烫熟,稍煮片刻以令其独特香气释出并与粥底交融。最后,依据个人口味加入适量红糖,轻轻搅动至糖分完全融化,即可盛出享用。
功能主治:健胃解暑,红糖补血,与紫苏搭配适合女性调理气血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