河北省中药材交易平台小程序
河北省建投中药材公众号
当前位置:首页 > 中医科普 >

中草药科普——丹参

作者:佚名 时间:2025-04-16 22:04:18

别称:郄蝉草(《神农本草经》)、赤参、木羊乳(《名医别录》)、逐马(《本草经集注》)、奔马草(《四声本草》)。

1.集解

丹参始载于《神农本草经》,列为上品,“一名郄蝉草,主治心腹邪气、肠鸣幽幽如走水、寒热积聚、破症除瘕、止烦满、益气。”历代本草均有论述。《名医别录》谓:“一名赤参,一名木羊乳,生桐柏山川谷及太山,五月采根,曝干。”并云此桐柏山是淮水源所出之山,在义阳,非江东临海之桐柏也。《吴普本草》谓:“生桐柏或生太山山陵阴,茎华小方如荏有毛,根赤,四月华紫,三月五月采根阴干,治心腹痛。”《唐本草》谓:“此药冬采良夏采虚恶。”《本草纲目》谓:“处处山中有之,一枝五叶。叶如野苏而尖,青色,皱毛,小花成穗,如蛾形,中有细子,其根皮丹而肉紫。”根据上述历代本草对丹参的形态描述,与现在市场所用丹参(Salvia miltiorrhiza Bge.)完全符合,因此可断定,历代本草所用丹参为正品而无疑。随着丹参野生资源日趋减少,全国多地引种栽培,《河北省30种大宗道地药材栽培技术》记载“栽培丹参主要分于河北等地。”

栽培丹参

丹参生态环境

野生丹参

丹参栽培品

2.性味功能

丹参味苦,性微寒。归肝经。具祛瘀止痛、清心除烦、通血脉的功能。善调妇女经脉不匀,因其性偏寒凉,故多用于血热瘀滞所致的疮痈,产后瘀滞疼痛,经闭腹痛,心腹疼痛及肢体疼痛。

酒丹参寒凉之性缓和,活血祛瘀、调经止痛之功增强。多用于月经不调,血滞经闭,恶露不下,心胸疼痛,症瘕积聚,风湿痹痛。

3.配伍禁忌

不宜与藜芦同用。

食疗参考:

1.田七丹参茶

原料:三七100g,丹参15g

制作方法:水煎取汁,加白糖分5次饮用。

功能主治:活血化瘀、降低血脂、增加冠脉血流,用于冠心病心绞痛。

2.米枣丹参粥

原料:丹参20g,糯米50g,红枣3枚,红糖适量。

制作方法:先清水煮丹参取汁,加米、枣同煮成粥,加红糖。每日早晚食用。

功能主治:乌发、护法。

3.丹参陈皮膏

原料:丹参100g,陈皮30g,蜂蜜100g

制作方法:丹参、陈皮加水煎煮,去渣取汁,加蜂蜜煮成膏状。每次20g,每日两次。

功能主治:活血化瘀,预防脂肪肝。

河北省中药材交易平台
提示

请登录!

×